天秤共筆
正 反 公 平 發 聲 ,公 道 自 在 人 心
議題
名人
議題樹
註冊會員
會員登入
關於我們
近期熱絡程度
歷史熱絡程度
積分
所有使用者
Sean123
KV
TestUser
Connie
西西莉雅
JJ2022
Jean
Jessie
Jay
Bill Chen
tzutzutai
Aaka
Kate
KEN
傻丁
kasim
Leila
justine
cherry
HOU SIN YI
rachel
Lynn Yen
BrownL.
fatlee
周軒廷
pttbbs
趙云瑀
SONG YING KUO
devin
Dark
侯佳彣
洪昱睿
盧冠宏
MrOrz
James Thurnman
James Zuckersky
L Beyond
馮冠熏
aaron
失路英雄
許景惠
Wanin
蝴蝶效應
小黑
toyo
nsaline123
大柯粉圓
恐龍
Shengte Weng
kuo0104
Bayu
Hercules Tsai
李權倫
Grace Huang
Roger
Alicia L
Yi Wen Wang
terry
Ben
amanda
nicetea99
kasim2
Jessie02
Chang
怡卉
Jean
居住地:
台灣
註冊日期
總積分
議題被採納數
2022-02-15
163
12
PO意見數
對意見按讚數
被按讚總數: 28
被排入前10總數:
被檢舉總數: 0
57
近期熱絡程度
歷史熱絡程度
積分
所有使用者
Sean123
KV
TestUser
Connie
西西莉雅
JJ2022
Jean
Jessie
Jay
Bill Chen
tzutzutai
Aaka
Kate
KEN
傻丁
kasim
Leila
justine
cherry
HOU SIN YI
rachel
Lynn Yen
BrownL.
fatlee
周軒廷
pttbbs
趙云瑀
SONG YING KUO
devin
Dark
侯佳彣
洪昱睿
盧冠宏
MrOrz
James Thurnman
James Zuckersky
L Beyond
馮冠熏
aaron
失路英雄
許景惠
Wanin
蝴蝶效應
小黑
toyo
nsaline123
大柯粉圓
恐龍
Shengte Weng
kuo0104
Bayu
Hercules Tsai
李權倫
Grace Huang
Roger
Alicia L
Yi Wen Wang
terry
Ben
amanda
nicetea99
kasim2
Jessie02
Chang
怡卉
Jean 上線的意見
議題
誰的意見
贊成或反對
意見
蔡英文是具有博士學位的?
林進嘉
反對
蔡英文是沒有終稿博士論文的假博士。其博士學位證書是超過一次補發的(補發以一次為限)。2015年前,倫敦大學體系內的圖書館皆無蔡論文收藏紀錄。蔡英文對參與口試過程的說法與現實狀況不符。
蔡英文是具有博士學位的?
蔡詩萍
贊成
英國倫敦大學再度為蔡英文博士學位掛保證,稱其已取得倫敦政經學院的博士學位。並舉川普不服美國大選結果為例,認為質疑蔡博士學位者「不看事實、只看立場」。
蔡英文是具有博士學位的?
英國 倫敦政經學院
贊成
倫敦政經學院聲明:本校與倫敦大學紀錄證實,蔡博士確實於1984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總圖書館證實收到論文副本,並送至倫敦大學高等法律研究院(IALS),1985年刊出的IALS索引文件亦有列出該論文。
蔡英文是具有博士學位的?
鄭揚宜
贊成
反對者指ICO以隱私為由,拒絕提供聲請人索取的資料,有作假嫌疑。而ICO認為即便是身為總統的蔡英文,也擁有行使隱私權的自由。由此可見西方與台灣社會對隱私權、人格權及法治基礎的差異。
蔡英文的博士論文是沒有問題的?
陳方隅
贊成
論文功用是證明學生在某主題學有專精、符合博士學位要件。且因系統、制度與科技變遷,拿現在的標準去看三、四十年前的博士論文非常荒謬。本案爭議多是利用人們不懂博士學位制度而做出的混淆批評。
蔡英文是具有博士學位的?
彭文正
反對
倫敦大學表示,2002年後補發的畢業證書會跟畢業當年的證書一模一樣,而蔡英文2010年和2015年的畢業證書內容不同,又這2版證書和1984年取得的初版證書也不同,代表三本證書可能有問題。
蔡英文的博士論文被封存了?
黃重諺
反對
有鑒於部分人士針對總統博士學位的各種不實抹黑,造成對校方、各界不必要的騷擾,也因為假訊息橫行,帶來許多困擾,浪費社會資源,蔡英文已授權國家圖書館將其博士論文開放大眾閱覽。
蔡英文的博士論文是沒有問題的?
賀德芬
反對
若論文沒有問題,為什麼要封存?起初追查時,倫敦大學時任圖書館主管就說從來沒有收過論文、沒有上架紀錄。為何別人有論文她就沒有?倫敦大學不說明,表示蔡英文可能是有學位,但是沒論文。
教育部將蔡英文的教授升等公文與論文等相關檔案封存30年是合理的?
嚴文方
反對
蔡英文如何以博士學歷取得副教授資格等資料,教育部兩年前以絕對機密的等級保密卅年。若蔡真的具博士學位,理應撤銷封鎖,才能取信國人。為何單純的個人學歷需以國家絕對機密封鎖?
教育部將蔡英文的教授升等公文與論文等相關檔案封存30年是合理的?
孫大千
反對
通常博士生都希望自己的論文研究能被他人參考或引用,為何蔡英文的論文選擇不公開?蔡的博士論文沒有涉及國家機密,為何教育部以「機密封存30年」為由拒絕所有調閱?
蔡英文的博士論文是沒有問題的?
教育部
贊成
教育部已查證總統學位與升等論文屬實,再強調學位及升等論文之公文,可於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上查得。
蔡英文的博士論文是沒有問題的?
賴岳謙
贊成
蔡英文博士論文真偽已成法律問題,倫敦大學發聲明背書後,須以法律程序證明倫敦大學造謠,否則將無法推翻。若要持續質疑蔡博士論文造假,必須拿到確實證據證明倫敦大學未授予蔡英文博士學位。
蔡英文的博士論文是沒有問題的?
倫敦大學學院
贊成
倫敦大學表示,蔡英文於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雖然尚不清楚論文副本是否存放在大學圖書館,但這與博士學位無關,該博士學位是正確授予的,並否認對任何尋找本論文副本方面的不當行為或虛假指控。
蔡英文是具有博士學位的?
張惇涵
贊成
總統府及校方已多次證明總統蔡英文經過嚴謹程序,取得博士學位;他說,浪費社會資源的不實討論,應該適可而止。
除非醫師出具不適合施打的證明,政府應該強制全民接種新冠疫苗?
Wolfgang Mueckstein
贊成
有了強制接種規定才能提升疫苗接種率。目前流行的Omicron不會是最後一個變異株,且仍不清楚感染後獲得的免疫力是否足夠。奧地利預計2月1日正式實施強制接種法,3月中起未接種者將被罰鍰。
除非醫師出具不適合施打的證明,政府應該強制全民接種新冠疫苗?
喬科維奇(Novak Djokovic)
反對
喬科維奇澄清自己並不是專家,但希望能「有權自己決定什麼是對身體最好的選擇。」他曾表示不希望被強迫接種疫苗、否則就不能出國或不能參加網球比賽。
除非醫師出具不適合施打的證明,政府應該強制全民接種新冠疫苗?
加拿大卡車司機
反對
加拿大卡車司機發起的「自由車隊」行動,是為了抗議政府強制接種新冠疫苗、否則就得隔離的規定。一名示威者表示:「加拿大應該是個自由的國度。當自由受到威脅,我們就必須挺身而出。」
除非醫師出具不適合施打的證明,政府應該強制全民接種新冠疫苗?
詹為元
反對
政府應尊重部分人選擇的自由,及放寬藥害救濟認定標準,有助於增加疫苗的接種意願。許多人遵守施打疫苗的政策,但遇到嚴重不良反應時卻發現政府與VICP認定標準非常嚴格。
除非醫師出具不適合施打的證明,政府應該強制全民接種新冠疫苗?
Colbie
反對
疫苗並非唯一選項且有安全疑慮,對健康狀態不適合打疫苗的族群,應當有其他合適的預防措施。依據病人自主權利第4條內容,人民對醫療選項有選擇權和決定權,不可用疫苗通行證/疫苗護照來限制人民基本權利。
除非醫師出具不適合施打的證明,政府應該強制全民接種新冠疫苗?
雷文玫
反對
多數民眾對疫苗的疑慮、副作用的擔憂都很真實,沒有選擇接種疫苗的民眾,不見得是不理性的。為避免疫苗接種變成集體暴力,除了要積極進行雙向溝通,還要思考社會如何減輕民眾的代價跟疑慮。
除非醫師出具不適合施打的證明,政府應該強制全民接種新冠疫苗?
紐約時報
贊成
CDC統計顯示,與疫苗尚未推出前的疫情期間相比,如今美國年輕人及白種人染疫死亡率反而升高。如今白人染疫死亡率升高的原因,與疫苗接種停滯不前有關。
除非醫師出具不適合施打的證明,政府應該強制全民接種新冠疫苗?
陳秀熙
贊成
根據多數國際研究報告指出,恢復正常生活的關鍵,取決於全體疫苗施打率。建議18歲以上民眾要繼續接種第三劑,甚至可研議是否開放12歲以下孩童施打。
除非醫師出具不適合施打的證明,政府應該強制全民接種新冠疫苗?
李念祖
反對
此中有一個憲法難題,就是「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這兩句民主箴言,究應如何理解?大部分國人都已自願接種疫苗,可以強制少數不願意的人接種嗎?
除非醫師出具不適合施打的證明,政府應該強制全民接種新冠疫苗?
拜登
贊成
拜登:我們的疫苗免費、安全而且方便、獲得FDA核准,超過2億美國人至少打過第一劑,你們的拒絕讓我們都付出代價。此外洛杉磯學區教育委員會投票通過,12歲以上學生須完整施打疫苗。
除非醫師出具不適合施打的證明,政府應該強制全民接種新冠疫苗?
Chris Rackow
贊成
疫苗是確保大家安全返回辦公室的關鍵,也可以讓新冠病毒在社區傳播程度最小化。員工須接種疫苗,即使在家工作亦然,因為頻繁的篩檢並非有效率的替代作法。
除非醫師出具不適合施打的證明,政府應該強制全民接種新冠疫苗?
google公司員工
反對
疫苗命令有嚴重缺陷,領導層過於強制,站在包容性的對立面。且一旦強制接種新冠疫苗,就是讓醫療干預強制作法正常化,未來可能擴展到非疫苗干預的其他醫療干預措施。
蔡英文的博士論文是沒有問題的?
童仲彥
反對
如果以調查他(童仲彥)的標準,來調查蔡英文的論文,請問蔡英文要被關幾年?若不這樣做,還談什麼司法改革。
蔡英文是具有博士學位的?
林環牆
反對
2年前有一名B科學家指出,蔡英文親自在Dcard展示的2015年版補發博士證書為偽造。最大破綻為該證書背面下方沒有「證書編號」,而官方後來才在該處補上編號。
蔡英文是具有博士學位的?
林環牆
反對
博士證書發放會經過校方蓋章認證,未來從事教職只需要提供該正式證書,不需要另外進行確認。而蔡英文博士證書至今卻被重複確認4次之多。(影片1:13處)
蔡英文是具有博士學位的?
施芳瓏
贊成
蔡英文提出的畢業證書遭政論節目質疑,簽名的校長和當年畢業時的校長不一致。然而這張博士學位證書不是1984年頒授的原始證書,簽名的不是當年倫敦大學的校務校長奎爾克,是後來的校長史密斯。
蔡英文的博士論文是沒有問題的?
施芳瓏
贊成
蔡總統畢業於35年前,當時博士論文只有紙本,並交給倫敦大學。而近10年倫敦大學改制、圖書館重整,且基於個人資料保護法,若是要開放當時博士導師等資料,皆需要當事人同意,因此有些困難。
黃郁婷參加北京冬奧引起風波,政府應該懲處?
蘇貞昌
贊成
國家代表隊成員應該要謹言慎行。國手有代表國家的責任,應該維護國家的尊嚴榮譽,相關的行為極為不當,不符國人的期待,已經責成教育部體育署做相關的處置跟規範。
黃郁婷參加北京冬奧引起風波,政府應該懲處?
趙少康
反對
勸告即可,沒必要追殺。雖不知道府院打什麼算盤,但院長與總統去追殺一個30幾歲的小女生運動員,滿無聊的。
黃郁婷參加北京冬奧引起風波,政府應該懲處?
潘文忠
贊成
賽後在個人的臉書以不適當的言行面對國人對本事件的對應,傷害國人感情,體育署將邀請中華奧會和滑冰協會針對黃郁婷的經費補助、參賽等事項討論,並做出決議處分。
黃郁婷參加北京冬奧引起風波,政府應該懲處?
吳經國
反對
黃郁婷長年在國外受訓參賽,認識不同國家選手相當正常,無心之舉被不斷放大解釋就不太理性,何況現在已經失焦,更抹煞她過去替台灣立下的功勞,希望國人以更宏觀角度來看待此事,適可而止。
黃郁婷參加北京冬奧引起風波,政府應該懲處?
羅秉成
贊成
國家代表隊成員對外代表國家爭取榮譽,一舉一動皆見諸於國際社會,應謹言慎行,維護國家尊嚴。政府以民眾稅金挹注代表隊成員作為培訓與賽事參與所需經費,選手更背負國人期待,不應有任何損及國家榮譽的爭議言行。
如果台海戰爭爆發,美國會以武力介入?
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
贊成
台灣據有莫大的戰略價值,是箝制中國大陸海空軍在第一島鏈的重要資產。且若美國放棄保台,將形同帶給日本在在內的亞洲盟國一個可怕訊息,即再也無法指望美國的安全保障。
如果台海戰爭爆發,美國會以武力介入?
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
贊成
美國在推動交往的政策上毫無保留地積極協助中國在經濟上更強大。當然,隨中國在經濟大壯大,經濟實力就轉為軍事實力,美國因為這愚蠢的交往政策,替自己製造了勁敵。
黃郁婷參加北京冬奧引起風波,政府應該懲處?
林河名
反對
若黃郁婷的的言論為真切感受,或可代表部分年輕選手的國族觀,應屬言論自由範圍;至於反嗆網友是否得當,個人必須承擔。
黃郁婷參加北京冬奧引起風波,政府應該懲處?
蔡英文
反對
2016年總統大選演說:台灣是個民主、自由國家,國家偉大的地方就在每人都有做自己的權利,也保障所有國民自由選擇的權利,蔡英文以總統當選人身份鄭重呼籲,每人都要尊重這份自由。
黃郁婷參加北京冬奧引起風波,政府應該懲處?
林河名
反對
在許多國人眼裡,黃郁婷非常「政治不正確」,但選擇當運動「自由人」,絕非十惡不赦。她為體現「沒有國籍之分」,穿了中國大陸隊服,未免「神經大條」,但若穿的是他國隊服,還會引發軒然大波?
黃郁婷參加北京冬奧引起風波,政府應該懲處?
林河名
反對
黃郁婷言行造成國人觀感不佳,社會自有公評,如今動用國家機器「大砲打小鳥」,已難符比例原則。此時拿黃祭旗,無非仍是「抗中」情結作祟。
黃郁婷參加北京冬奧引起風波,政府應該懲處?
孫大千
反對
黃郁婷不過是在美國備戰冬奧的訓練時穿了好朋友送給她的中國隊隊服,這究竟是犯了什麼錯?難不成民進黨現在對於國手在訓練時要穿什麼衣服都要規定管制嗎?中華民國已經變成了極權國家嗎?
黃郁婷參加北京冬奧引起風波,政府應該懲處?
王樹衡
反對
黃郁婷確實對政治敏感的反應很差,然而以一個一直在訓練的選手而言,要細心考慮這些事的確是為難她了,這些事本就在她訓練之外。甚至平常政府都沒有特別照顧、教育她,才不經心做了一些「不對味」的事。
黃郁婷參加北京冬奧引起風波,政府應該懲處?
王樹衡
反對
政府要處分她,無非就是減少訓練經費,最後讓她放棄為國爭光的努力,豈非很矛盾。若能在她做這些所謂「不當行為」時,適時私下教育,解決難處,而非威嚇給國民看,這樣處理是否更妥善。
黃郁婷參加北京冬奧引起風波,政府應該懲處?
石之瑜
反對
對主人表達好感是作客人最基本的禮貌。隊服的交換與展示,是黃郁婷多年來作為國際賽事國手,在潛移默化中學會的交往禮節。黃郁婷懂得讓主人高興,自己也因此而高興,自信。
黃郁婷參加北京冬奧引起風波,政府應該懲處?
石之瑜
反對
黃郁婷在練習中表達對主辦方奧會選手的好感,堪以化解兩岸長期以來在運動賽事中的對峙,間接凸顯官方對台強硬政策的多餘。大凡居中者,得不到兩邊諒解。她們能溝通雙方,化解誤會,進而得到提升。
教育部將蔡英文的教授升等公文與論文等相關檔案封存30年是合理的?
教育部 高等教育司
贊成
「專科以上學校教師資格審定辦法」第39條第1項規定,「學校與教育部評審過程、審查人及評審意見等相關資料,應予保密」。
教育部將蔡英文的教授升等公文與論文等相關檔案封存30年是合理的?
教育部 高等教育司
贊成
教師資格審定資料依規定屬保密事項且涉及個資,其相關文書依「一般公務機密」方式密件處理,其中有關個人權益之保護依法即應持續保密。過去保存三十年以上的教師資格審定案件,目前皆仍在持續保密中,並無例外。
教育部將蔡英文的教授升等公文與論文等相關檔案封存30年是合理的?
郭明政
贊成
蔡英文曾到政大任教,因此外界認為學校應有博士證書和論文。然而就算資料已在國家圖書館公開,總統在政大的角色就是曾是一名教師,跟其他人沒兩樣,政大對每份個資都一視同仁,相關資料會依法列為機密。
蔡英文是具有博士學位的?
鄧鴻源
贊成
彭文正與林環牆等人若有有鐵證,何必躲在美國?若蔡英文沒拿到博士學位,中共怎可能善罷干休?因為中共目前碰到台灣最強硬的總統,渴望早日整她下台才好辦事。
黃郁婷參加北京冬奧引起風波,政府應該懲處?
潘文忠
贊成
黃郁婷言行「非常不妥」,已經不是一次的不小心,且賽後攻擊性發言讓國人感到失望,是「拿納稅錢傷害國人感情」。使用人民納稅錢培訓就要記得自己代表國家,言行也應該符合國人期待。
黃郁婷參加北京冬奧引起風波,政府應該懲處?
錢薇娟
贊成
不少球員國際賽都會和欣賞的國外選手交換球衣,但兩岸關係確實較敏感,「我會比較心疼運動員,很多選手專心訓練,不太懂這些。有機會再當中華隊教練的話,會要球員注意,把這件事當教科書。」
黃郁婷參加北京冬奧引起風波,政府應該懲處?
顏瑞霆
贊成
台灣自解嚴後,逐步邁向民主社會,很少人再會因政治理念不同而被判「叛國罪」。不爭的事實是,大家都生活在這塊「土地」上。若國際因政治因素,認為台灣不是國家,那這些賽事也勢必是「為台灣這塊土地而戰」。
黃郁婷參加北京冬奧引起風波,政府應該懲處?
吳思鍾
反對
台灣不是北韓,我們既然自傲自由與民主,就不必把「愛台灣」無限上綱。穿上這件衣服,並不代表她不愛台灣,如果會讓有些人不舒服,警告黄以後小心即可。即便是認為不妥,現在立法,也不溯既往。
黃郁婷參加北京冬奧引起風波,政府應該懲處?
韓國網友
贊成
「這就像南韓國家隊球員,跑去穿北韓的球衣。」「中共威脅要侵台,黃郁婷身為台灣運動員,還穿著中國服裝訓練且引以為豪。」「代表國家出賽的運動員若沒有政治意識,就算擁有良好的技術,也很難被喜愛。」
黃郁婷參加北京冬奧引起風波,政府應該懲處?
潘文忠
贊成
黃郁婷一開始穿著中國隊服練習,有為自己不當行為道歉,但之後還是一再出現不適當的言行和舉止,比賽結束後又以言行挑釁回應國人對這件事的看法,「這已經不是可以用一次不小心來形容。」
黃郁婷參加北京冬奧引起風波,政府應該懲處?
馬曉光
反對
兩岸運動員交流交往是正常的事、正確的事、理所當然的事。政客和媒體口誅筆伐、無理取鬧,民進黨當局甚至要進行處罰,充分暴露為謀取政治私利,處心積慮以各種藉口製造兩岸對立的本性。
黃郁婷參加北京冬奧引起風波,政府應該懲處?
王美惠
贊成
代表國家出賽的國手,別的國家的國旗,你可以背在身上嗎?尤其中國不斷要統一台灣,對台充滿敵意,台灣國手在國際場合出現傷害國格尊嚴之事,政府一定予以糾正,尤其是領有國家補助的國手。
黃郁婷參加北京冬奧引起風波,政府應該懲處?
黃筱筠
反對
蔡政府突大動作追打黃,原因是年輕運動選手的動向網路熱度與效應最高,他們擔心「台灣認同」在年輕一代出現「破口」,這將對民進黨未來選舉不利。
黃郁婷參加北京冬奧引起風波,政府應該懲處?
陳國祥
反對
運動員招徠台奸、漢奸、美奸等惡罵,主要是因為體育競賽被賦予太多、太重的國族博弈意涵,使國民變得不夠開放豁達,情緒更極端。如果不是網路上罵翻天,引發了民粹化的政治效應,蘇還會震怒而嚴辦嗎?
黃郁婷參加北京冬奧引起風波,政府應該懲處?
呂秋遠
贊成
問題發生時,「百分之十取決於事件,百分之九十取決於處理事件的態度」。當中國與台灣關係持續緊繃,這時候她穿上中國的運動服,說出「體育歸體育」、「沒有國籍之分」這種話,就會燃起熊熊大火。
官員在議會上接受質詢時可以反質詢?
蔣萬安
反對
不管反質詢有沒有入法,質詢攻防都應回到憲法權力分立、相互制衡精神;立委有質詢權力,行政院長應尊重國會,立法院長更應捍衛國會尊嚴。
官員在議會上接受質詢時可以反質詢?
羅秉成
贊成
蘇揆已多次說明,希望立委問政要理性,但質詢過程針鋒相對難免,乃至有些尖酸刻薄,官員要勇於為政策辯護。
官員在議會上接受質詢時可以反質詢?
喬叔 UncleChiao
反對
「法律沒有規定不能反質詢」,沒錯,這句話完全正確...法律沒規定的事可多了。但法律規定的,通常是社會最低標準。
官員在議會上接受質詢時可以反質詢?
游錫堃
贊成
目前與立法院相關的法律,並無禁止反質詢的規定,也並未違反議事規則。...立委也可以研究質詢時如何攻守兼備,針對官員的反質詢在法尚無明文禁止情形下,進行「反反質詢」以求問政成效,監督政府施政。
官員在議會上接受質詢時可以反質詢?
陳茂雄
贊成
《中華民國憲法》的質詢制度是取代監察權,主要的功能在監督行政單位是否依法行政,有否失職,質詢的範圍是施政內容...部分立委問一些與施政完全無關的問題,行政官員若沒有反質詢,國會殿堂就任由立委打亂仗。
官員在議會上接受質詢時可以反質詢?
林楚茵
贊成
走入國家級議會殿堂,不論是英德日內閣制國家,或是總統制的美國,在「質詢台」上,執政與監督的代表,雙方透過言詞交鋒、相互詰問,才能讓國家政策越辯越明!
官員在議會上接受質詢時可以反質詢?
卓冠廷
贊成
...仗著民代的「身份」在議會要政務官「閉嘴」,沒有論述,沒有議題核心,也沒有理性問政...這是不對的,在西方民主國家,議會殿堂的有來有往跟攻防,正是民主政治最精彩的地方。
官員在議會上接受質詢時可以反質詢?
熟悉國會議事運作人士
反對
憲法和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已清楚訂定,行政院對立法院負責,行政院長及部會首長出席立法院會是「備詢」,被監督的單位本來就不能反問。
官員在議會上接受質詢時可以反質詢?
曲兆祥
贊成
以前不管藍綠執政,在立法院詢答過程,雖偶有反質詢狀況,但都不是很嚴重,這次是因蘇揆的失格,被國民黨凸顯出問題;而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針對立委的不當行為也沒有罰則,藍營立委若硬要擺罰則,也只是一種表態。
官員在議會上接受質詢時可以反質詢?
王健壯
反對
閣揆不應咆哮國會、羞辱立委,這是民主憲政的大是大非...閣揆咆哮國會、羞辱立委,等同毀壞憲政民主,他卻說這是「禮儀的小是非」。
官員在議會上接受質詢時可以反質詢?
詹為元
反對
立法委員質詢行政官員是基於法律賦予的「監督權」,透過提出問題請行政機關好好回答...若行政官員可以跟立法委員「你一言、我一語」的政治口水辯論,那百姓永遠無法了解政府施政現況。
官員在議會上接受質詢時可以反質詢?
林公正
贊成
國會朝野攻防確如柯建銘所指是個「大競技場」,質詢者與備詢者都該各憑本事,但雙方必須摒棄意識形態之爭,大家就事論事、理性論辯,如此才能真正較出高下,也是大多數國人所樂見。
官員在議會上接受質詢時可以反質詢?
吳敦義
贊成
朝野攻防確是立院常態,但國會殿堂的詢答,應是就事論事、理性論辯,而非是意識形態或情緒性的口舌之爭...如果藍綠各黨都能本諸這個原則,立法院的朝野攻防,必定是言之有物並且非常精彩,應是國人所期待與樂見。
台灣應該恢復徵兵制?
于北辰
反對
推動募兵制,立論基礎就是「兵源過剩」,隨著武器技術的提升,可以用較少人數操作更好的裝備,產生更強的戰力,因此得以把多餘的人減為4個月役期,讓他很快回到社會,依他的專長奉獻國家社會,追求更高的國家利益。
台灣應該恢復徵兵制?
于北辰
反對
即便義務役役期拉長到1年,也訓練不出得以操作高階武器的士兵。義務役進來是訓練初級專長...而從烏克蘭戰爭可以看到...經過5到10個小時訓練就上場作戰的愛國人士,也發揮了作用。
官員在議會上接受質詢時可以反質詢?
丁肇九
反對
當你被問到敏感問題時,只要回擊的夠強大夠誇張,隔天媒體報導標題就會是你的說詞、評論會分析你的話術,人們因而將忘卻原本的行政問題。
官員在議會上接受質詢時可以反質詢?
孫榮富
反對
質詢權是中華民國憲法賦予民意代表之專屬權,是監督政府機關的監督制衡之權...反質詢就是反對憲政賦予民意代表之專屬權,甚而另在憲政上創設被監督者也可以有監督權,完全違背憲政設計原理。
官員在議會上接受質詢時可以反質詢?
呂家愷
反對
國會殿堂淪為答非所問、強辯嘴砲的戰場十分遺憾...民意代表要問建設性的問題和監督,而地方首長或是政務官,要在範圍內針對問題去回答,為自己的政策、成效做辯護,不管是誰都要尊重民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官員在議會上接受質詢時可以反質詢?
中時主筆室
反對
行政院長的行政權包山包海,因此憲法明訂行政院應對立法院負責,受立法院之監督...議場攻防的裁判是人民,被監督者回擊監督者的方式恰不恰當,只有人民有權決定。
官員在議會上接受質詢時可以反質詢?
邱臣遠
反對
官員不該有過多的「反質詢」,希望相關部會首長尊重立法院相關質詢,像是在《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中,有明文規定,若備詢官員沒有據實回答,會議主席能裁示制止。
廢除核能是目前的世界趨勢?
蔣德綱
反對
因應2050碳排淨零,歐盟已有核電為乾淨能源之議,俄烏戰爭造成原本石油、天然氣價格飆漲更是雪上加霜,比利時將2025非核家園延役到2035年。
國考應該廢除國文?
林上雋
反對
鄭運鵬一來將公務人員錯用、誤用的詞語作為證據,證明國文之可廢,根本是邏輯不通;二來他自己也完全不懂此詞的正解,而誤以為是「謝謝合作」...因此鬧出笑話,豈不正足以證明國文的重要性?
「外公、外婆」應改稱「祖父、祖母」?
曾獻瑩
反對
如果真要消除歧視,用正面學習如何彼此相愛,來取代目前這種貼標籤,改稱謂,改定義的作法,我想對社會是更有幫助的。
「外公、外婆」應改稱「祖父、祖母」?
曾獻瑩
反對
教育還有好多事情值得我們關心...現在卻只是在這個外公外婆名詞上大作文章,推動這種激進的性別平等,實在是會讓民眾反感。...教育部國語辭典不應為政治服務,為意識型態服務。意識型態也不應該霸凌既有文化。
「外公、外婆」應改稱「祖父、祖母」?
曾獻瑩
反對
外公外婆根本跟性別歧視沒有關係,因為仍有公婆之分,人跟人之間的關係也不是全部都由稱謂決定,外婆也可以跟我們很親。外這個字,不需要說它是有性別歧視的意思,不然外國人、外科醫生也要抗議了。
「外公、外婆」應改稱「祖父、祖母」?
藍蝴蝶
反對
達磨大師《悟性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教外別傳,不立文字。」 人若只知道在「字面」上兜圈子,在這些語句上糾纏不休時,它們所表達的意義早已消失殆盡了。
「外公、外婆」應改稱「祖父、祖母」?
方明藤
反對
外公、外婆沒了,外孫也沒了,沒有內外了,「請問我訃聞怎麼寫?」「家奠組別要怎麼分?」「前後排序要怎麼辦?都亂了,倫理沒有了內外,難怪這國家失去了綱常」。
「外公、外婆」應改稱「祖父、祖母」?
陳復
贊成
並不需要將倫理問題無限上綱,認為這會破壞中華文化傳統,傳統本來就會隨著時空背景的需要因革損益...現在祖父與祖母的用法不再「內外有別」,這正是繼承有情宇宙觀的脈絡正在繼續演變。
「外公、外婆」應改稱「祖父、祖母」?
陳復
贊成
不只姓氏應該尊重父母兩人甚至孩子成年後的自由意願,稱呼祖父與祖母同樣不應該再有內外...不應該再拿任何認同的大帽子套到與你不一樣的人身上,如此家庭與社會才能獲得更開闊的發展空間。
「外公、外婆」應改稱「祖父、祖母」?
曾俊鑾
反對
對很多人而言,華語的外公、外婆、客語的姐公、姐婆這些稱謂是獨特而親切的存在。(改稱謂的人)只想著追求「進步價值」,不惜割裂傳統;或者急著塑造自己心目中的烏托邦,所以根本不在乎抹去別人的歷史記憶。
「外公、外婆」應改稱「祖父、祖母」?
劉廣華
反對
華人文化素重家庭關係,所謂「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個人修養也是要先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這也就是為什麼在華語之中,對於親屬關係有非常明確的定位。
「外公、外婆」應改稱「祖父、祖母」?
宋磊
反對
親屬的稱謂與文化有其關聯性,無論個人是否願意支持/喜歡「中華文化」,台灣若要對於自身文化的根與種子進行改變,這不但是破壞社會長期的「規範」,更會讓社會長年的文化根基遭到挑戰。
「外公、外婆」應改稱「祖父、祖母」?
宋磊
反對
對台灣傳統社會而言,「外」字原本就沒有任何歧視之嫌,僅是要做出身分別的劃分...無論是外公或外婆的稱呼,並沒有任何的厭惡或歧視,也沒有因稱謂不同造成差別待遇。
「外公、外婆」應改稱「祖父、祖母」?
蔡哲明
反對
「標籤理論」指世人因為受制道德趨使,導致汙名化的永久性,被標籤者生活在千夫所指的社會情境;一但「外公外婆」的「親屬關係」被嫁接為「階層高低」,這場正名運動無疑讓性別稱謂的「標籤化」提供了合理性。
「外公、外婆」應改稱「祖父、祖母」?
聯合報主筆室
贊成
客觀來說,內外之別確實標誌台灣父系社會以男性為中心傳統,試圖從稱呼去除框架,有其正面意義...在家族正式場合排序中,許多家庭確實會將「外」系成員列得較後面,以父系家族「內」優先,顯出內外之別。
大學一年級的國文必修課程應該取消?
劉柏正
反對
必修意味著作為一位大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養與能力。不同學門當然有其專業差異...卻有一共同原則:資訊的蒐集、辨識與判讀;了解不同議題所涵蓋之現象、發展情況;針對議題擁有論述、批判、檢視的能力。
大學一年級的國文必修課程應該取消?
劉柏正
反對
大學的語文教育不是專注在「教授文本內的意義」,而是藉由一整套完整的訓練使學生「習得理解文本可能意義的方法」。寫作是一種思維的練習,它需要不斷練習以銳化它,而不是自我滿足而劃地自限。
大學一年級的國文必修課程應該取消?
台大中文系
反對
語文領域學無止盡,能從文學背後看出文化思維,國內多校仍列大學國文為必修,有其必要性。
大學一年級的國文必修課程應該取消?
朱宥勳
贊成
大學應是比較自由的知識場域,只要師生有共識,任何科目都可以是必修;反之若師生無共識,也沒有任何科目是非修不可。若中文系教授無法提出好理由說服學生,國文必修其實已無任何存在的正當性。(影片1:30處)
大學一年級的國文必修課程應該取消?
聯合報社論
反對
從教育部和台師大對「本土語言教學」的莫名堅持,到台大學生會「廢大一國文必修」的鬥爭,說穿了,目的就是要透過「拉抬本土語」壓制國語和中文,從而達到「去中」目的,「尊重多元文化」只是藉口。
大學一年級的國文必修課程應該取消?
林育萱
贊成
(目前)校內僅四成學生能修到現代文學,三成一學生必須修讀先秦思想,不符部分學生的需求。若大學國文改為通識,可以將寫作類型課程與寫作教學中心的開課能量整合...讓有意願精進文字能力的學生自由選修。
大學一年級的國文必修課程應該取消?
譚再利
反對
這些改革已使我們的青年學子的智育日趨弱化,在如此教育內容之下,將剝奪學生對於古文了解的機會,也失去了對古詩詞之美的體會。
大學一年級的國文必修課程應該取消?
許惠琪
反對
高中國文難以避免考試傾向...而在大學四年裡,除中文(國文)系外,所有學生都只接受「西學」體系的知識性教育...大一國文是唯一一門以「中學」(傳統)體系為枝幹的課程架構。
大學一年級的國文必修課程應該取消?
許惠琪
反對
「思辨力」是每一個學門都致力培養的能力...大一國文有自身培養「思辨力」的方式,能對完全傾向西學體系的其他科系,發揮平衡、輔助的功能...貿然廢除,無異捨棄中學(傳統)體系精華。
大學一年級的國文必修課程應該取消?
張素卿
贊成
必修課程是培養各領域皆須必備的基礎能力。每個科目都會涉及閱讀理解與寫作能力,且語文能力增強更能夠有效整合、深化專業知識,大學國文與英文都是屬於基本語言能力,因此不僅是英文,國文也有作為必修課程的必要。
官員在議會上接受質詢時可以反質詢?
陳昀
反對
政務官為政策背書天經地義,立委要求行政院長承諾也無可厚非...過去被問到兩岸主權相關議題時...可以說是展現對我國主權的捍衛。但面對民生議題時再出「反質詢」一招,恐怕就有失行政院長高度了。
官員在議會上接受質詢時可以反質詢?
管碧玲
贊成
反質詢的概念不是那麼容易定義,全中華民國的法規命令沒有反質詢的概念,情境也一定是不一樣...她認為,很難要官員怎麼答或不能用反問的方式對話。
官員在議會上接受質詢時可以反質詢?
黃暐瀚
反對
憲法增修條文第三條有相關規定,行政院長有「對立院報告」之「責」;立法委員有「質詢行政官員」之「權」。正因為這個權責,所以院長跟部會官員,才得到立院「備詢」,立委才有權「質詢」官員。
官員在議會上接受質詢時可以反質詢?
陳錦祥
反對
市府官員在議會接受質詢時應確實答覆議員,且不能反質詢。
官員在議會上接受質詢時可以反質詢?
蔡菁芝
反對
憲法規定(行政官員)只有3件事情能做,就是「提出施政方針」、「提出施政報告」和「接受立法委員的質詢」,這叫做「法律授權」...換句話說,他「只能回答」立法委員的問題,這是憲法規定的。
國考應該廢除國文?
高永光
反對
廢考國文,其用心如何,恐怕也是和日、月蝕一樣可以觀察到...廢考國文是要抗中反中,卻反而要大家不要政治化。
國考應該廢除國文?
林明昌
反對
公務員即使公文考試及格,也不見得能寫出一讀就懂的公文。因此應該是思考如何學好國文及提升表達能力...國考必須能測出良好的表達與書寫能力,才能有助於對民眾的溝通。
國考應該廢除國文?
鄭運鵬
贊成
國家考試(國考)不是國高中的會考、指考,國考各科題目也多是以國文命題,國文不好的人,應該很難錄取國考,我相信會參加國考的朋友,從小到大經歷過無數國文考試,一定有相當程度,程度不夠的人當然很難錄取。
台灣應該放棄「清零」政策了?
楊艾俐
贊成
與病毒共存已成各國趨勢,台灣不可能永遠維持清零...若真要顧經濟,一般人如果快篩陽性,輕症回家自我隔離;有重症風險的就給他抗病毒藥物。不用動不動就停班、停課、停診,也不用像坐牢一樣關在集中檢疫所。
政府規劃到2050年再生能源佔七成是可行的?
魏國彥
反對
遠的不說,2025年非核家園之後,將留下一個300多億度的核能發電缺口,果真能靠再生能源補上嗎?這兩年台商回流、訂單大增所增加的200多億度用電需求又要靠哪一種化石能源補足呢?
政府規劃到2050年再生能源佔七成是可行的?
劉德音
贊成
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世界是非常重要的產業,要跟得上全世界的腳步,政府首度公布淨零碳排路徑,希望能做得更具體,產業也會積極配合...政府有長遠規劃,其中氫能需要很多具體投資,這就是所謂的超前部署。
政府規劃到2050年再生能源佔七成是可行的?
林子倫
贊成
台灣占全世界碳排放僅有0.56%,尤其台灣是隨著世界的需求增加而要生產更多晶片,「不要逼產業逼那麼急」,畢竟台灣起步比較晚,或許最後衝刺也是可以,只要淨零的目標一致就可以。
政府規劃到2050年再生能源佔七成是可行的?
周桂田
反對
「2030年連要達到20%減碳目標都有困難」...政府應先盤點2030年,如智慧電網、儲能、碳費、碳稅及電價等可以做的,不能最後又回到因為我國產業等理由說難推動,否則談再多減碳目標恐怕都是在畫大餅。
台灣應該放棄「清零」政策了?
陳秀熙
贊成
新型病毒變異株的重症率與致死率皆低,建議指揮中心防疫政策應朝「與病毒共存」方向進行...可參考日本的「重症清零」模式,只要65歲族群第3劑接種率達81%,就可宣布解封。
台灣應該放棄「清零」政策了?
張鴻仁
贊成
指揮中心應將重心放在未來的口服藥物購買布局,以及規畫第4劑施打計畫,「不需要每天追著確診數字跑,可以放棄追究輕症。」
憲法修正複決案綁111年底選舉是合理的?
陳玉珍
反對
公投是對政策的複決,憲法複決則是決定國家基本大法,雖然是更高的層次,但2者都是同性質的行為,不解為何公投不能綁大選,憲法複決卻可以?
台鐵應依「台鐵公司化條例草案」進行公司化?
陳冲
反對
公司化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用白話文說,公司化了,然後下一步呢? 公司化,在財務面及非財務面上,都須付出極大的代價,如能一併解答公司化後下一步的整體規劃,才能得到利害關係人對公司化的支持。
憲法修正複決案綁111年底選舉是合理的?
中華日報社論
反對
公投與公民複決案確實不同,但二者本質都是希望能經過全體公民理性討論,共同決定國家大事,所以公投若仍與大選同時舉行,就不會出現此次爭議。問題是,公投綁大選恰是被民進黨自己廢掉的!
憲法修正複決案綁111年底選舉是合理的?
游錫堃
贊成
18歲公民權修憲案今天起公告半年就送中選會,來得及和年底地方選舉一起舉行,但尊重中選會的職權。立法院朝野黨團都支持18歲公民權修憲案...主觀上希望讓公民複決與年底選舉一起舉行。
憲法修正複決案綁111年底選舉是合理的?
江啟臣
贊成
公投要不要綁大選,最重要目的是要提高投票率與節省選務成本...公投綁大選才能提高投票率,學理與實際上都得到印證,國民黨一直以來都主張綁大選。
台鐵應依「台鐵公司化條例草案」進行公司化?
葉匡時
反對
「但如果公司化後董事長、總經理還是酬庸及政治力介入,導致塞人更容易,公司化的意義根本不大,重點應該回到專業主導,複雜的工會與勞工權益問題也能得到保障。」
台鐵應依「台鐵公司化條例草案」進行公司化?
風傳媒主筆室
贊成
台鐵公司化當然不會是解決所有問題─提升安全到零事故、讓台鐵企業化、提升效率、增加營收─的萬靈丹,但現行體制卻是萬萬不可能作好這些事。
即使是新冠肺炎確診者,我們也可以考慮不強制隔離了?
沈富雄
贊成
(1)確診無症:照常生活 (2)確診輕症:在「照常生活」與「居家休息」兩者中擇一。(注意:我用「休息」兩字,沒用「照護、隔離、監控」等字眼,因為無法做到)
台鐵應依「台鐵公司化條例草案」進行公司化?
朱淑娟
反對
台鐵公司化條例在立法院火速出了交通委員會,其中涉及土地徵收的第23條,授權可依《都市計畫法》27條迅行變更,並沒有被討論。
台鐵應依「台鐵公司化條例草案」進行公司化?
朱淑娟
反對
只有天災、戰爭、特別情況,且要具備很強的公益性、必要性、急迫性,才能適用都市計畫法27條。台鐵公司化之後是一家民營企業,於法、於理都不該適用,否則更證明公司化就是為了炒土地。
憲法修正複決案綁111年底選舉是合理的?
李俊俋
贊成
依據憲法增修條文...清楚規定在立院高門檻通過後,須於期限內交由人民複決。國會代表民意,何時要推動憲改,不是中選會能掌握。所以並無要不要與選舉綁在一起的問題。
憲法修正複決案綁111年底選舉是合理的?
胡文輝
贊成
公民投票、修憲案複決的法源不同,前者依公投法、後者依據憲法。
憲法修正複決案綁111年底選舉是合理的?
廖元豪
反對
從「公民投票法」...很明確看出「修憲複決」是公民投票法所規範的一種「公民投票」。那修憲複決的「投票日」自然也應該適用公民投票法第23條第1項。依此,那就絕不可能「綁大選」了。
憲法修正複決案綁111年底選舉是合理的?
呂謦煒
反對
「修憲的公民複決門檻相當高,一定要綁在一起。」這句話坐實民進黨是以公投門檻高低、是否易於成案來思考是否要綁大選,而不是最基本的公民參政權。
憲法修正複決案綁111年底選舉是合理的?
呂維寧
反對
公投與選舉合辦係技術問題,選開票之亂可以克服,九張票會亂,六張照樣亂,選務負擔尤屬笑話,選舉改革間年合併辦就不亂不形成負荷?如果修憲公投「依法」明年八月才辦,則何來短期內連辦兩次顧慮。
憲法修正複決案綁111年底選舉是合理的?
蘇貞昌
贊成
修憲要通過公民複決,要有非常高的九六五萬人同意,如果剛好有大選在舉行,避免重複投票,是一個通過比較可能的時機。
憲法修正複決案綁111年底選舉是合理的?
簡伯任
贊成
立法院依所提憲法修正案,仍得與大選合併舉辦...理由說明如下:一、第19案公投案僅指「經連署而成立之公投」二、第19案公投案僅拘束「法律位階」的公投,而不及於「憲法位階」的公民複決
我們應該自稱為「中華民國台灣」?
宋學文
贊成
這將某種程度啟動台灣內部對於國家定位丶國家名稱之討論,加速台灣對「修憲」的必要與緊迫性⋯ 目前看來,現階段使用「中華民國台灣」稱謂引起的內部分歧較小。
我們應該自稱為「中華民國台灣」?
蓬佩奧(Mike Pompeo)
贊成
美國應外交承認中華民國台灣是自由主權國家,這無涉台灣未來的獨立,而是承認明確且早已存在的事實。台灣過去及現任領導人都明確表示,台灣不需宣布獨立,因為台灣已經是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台灣)。
我們應該自稱為「中華民國台灣」?
朱孟庠
贊成
蔡總統提出「中華民國台灣」,是為了團結之下的「綏靖」路線⋯政府應該指出國家方向,然後對於不願認同台灣的⋯政府可如1895年日本政府處理不想當日本人的中國人般,設立機關,協助其處理後續回中國的相關事務。
我們應該自稱為「中華民國台灣」?
邱太三
贊成
政府將在維護國家主權與台灣整體利益的前提下,推動兩岸良性互動;更呼籲對岸放棄強加的政治框架及武力恫嚇,務實面對中華民國台灣的事實存在。
我們應該自稱為「中華民國台灣」?
汪浩
贊成
「中華民國臺灣」是在冷戰大背景下,經由几代領導人和臺灣人民,與中美角力而形塑的。 「中華民國臺灣」的國家正常化,不是通過公投制憲或住民革命,而是通過和平演變修憲來逐步實現的。
我們應該自稱為「中華民國台灣」?
宋承恩
贊成
妥適處理台灣的法理地位,攸關在中國發動侵台攻擊時,友邦馳援是否符合國際法的問題⋯蔡英文的「中華民國台灣」論述⋯固然開啟了採取不同於傳統台灣主權論述的契機,但⋯仍因為中央部會的相反論述,變得混沌不明。
我們應該自稱為「中華民國台灣」?
劉性仁
反對
蔡英文替民國折壽,製造中華民國台灣,完全是反中去中到了極致⋯ 非但容易引起北京往非善意的方向解讀,更容易升高兩岸敵意,使得已經緊繃的台海形勢更加複雜兇險,值得全體台灣民眾共同省思。
我們應該自稱為「中華民國台灣」?
雲程
贊成
在台灣的政府,即便自己稱為中華民國,也絕非1912的中華民國⋯但因為用語的關係,從1971年起,就產生混淆並阻礙了台灣進步。蔡總統國慶演說的的中華民國台灣,正是釐清概念使之名實相符的長期努力之一。
我們應該自稱為「中華民國台灣」?
林濁水
反對
由於中華民國和台灣兩個詞的文法關係沒有人可以了解,因此其意義有如玄學,縱有「專家」長篇大論,但越論意涵越不清楚。無論如何,可能實在太怪了⋯ 迄今除了外交部自己在用,沒有一個國家用這個「名字」稱呼台灣。
我們應該自稱為「中華民國台灣」?
林正二
贊成
中華民國台灣與中國截然不同的多元文化、自由民主制度與美好生活價值,已讓生活在此的台灣人民⋯ 都瞭解台灣對自己的意義、價值,以台灣為榮,以台灣為傲。這是「中華民國台灣」所彰顯的價值與意義⋯。
我們應該自稱為「中華民國台灣」?
梁曙娟
贊成
「中華民國台灣」,作為國家未來在國際發展的策略,肯定知道結合中華民國和台灣這兩個品牌可以創造出單一獨特的產品⋯ 會受到不止台灣人,也包括國際友人的支持⋯。從品牌策略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是很高明的一步。
台灣應該廢除死刑?
張雅琴
反對
「到底是加害者有人權,還是被害者有人權。」...「如果你這個免死刑的團體,是由家裡有人被殺死的人出來組成的,我贊成。(如果)你家完全沒有,你憑什麼出來說免死刑!」
台灣應該廢除死刑?
王鴻薇
反對
...有死刑也不執行死刑,歹徒會心生恐懼嗎?台灣連續重大刑案一個比一個狠,女大生慘送性命、牛樟芝之父被殺手行刑式開槍、救人的醫院成為刑場,蔡總統只能在臉書說兩句話就算了嗎?
台灣應該廢除死刑?
林白水
贊成
由於社會不斷進步,刑法由罪罰理論,已演變到寓教於刑的理念...此為保障個人其社會生存及參預權,為國家應盡之職責。死刑做為剝奪個人生命權,這種完全將個人從社會抹去之刑法,亦必須隨人權及社會進步而改進。
台灣應該廢除死刑?
林白水
贊成
廢除死刑是國際浩浩蕩蕩的潮流,死刑實滿足社會曆史長久以來之報應觀念,然此觀念似無必要僵化的固步自封。況死刑之存在,亦不能證明死刑能帶來社會利益。
台灣應該廢除死刑?
磯崎仁彥
反對
應該在充分顧及輿論的同時來慎重檢討...輿論多數認為窮凶惡極的犯罪不得不被判處死刑,「有鑑於滔天罪行層出不窮,不得不對犯下滔天罪行的人判處死刑,廢除死刑並不適當」。
台灣應該廢除死刑?
羅禮涵
贊成
無論是兩公約獲得國內法效力後應邁向廢除死刑的遠程目標,或是國際審查專家不斷給出的意見跟指示,都告訴我們廢除死刑、停止死刑執行的當務之急和必要性,並且皆不斷強調切勿再以民意作為藉口。
台灣應該廢除死刑?
羅秉成
贊成
法律朝向人權保障為原則,依法而治,若法律與人權有所衝突,是法律應該調整。另外關於廢死問題,他說,目前還是有死刑規定,法務部是逐步朝向廢除死刑推動,相關方案須形成社會共識...。
台灣應該廢除死刑?
侯友宜
反對
現階段重大犯罪頻傳,社會安全感非常不穩定,所以民眾也好、很多人的看法也好,(死刑)這是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大家要守住,他支持從重量刑、速審速決。
台灣應該廢除死刑?
呂捷
反對
會走到死刑的案件,都十分受到社會關注,無論是各大新聞台,還是台灣民眾都盯著,稍有不合理的地方,就會被拉出來討論。...(台灣)已不是當年上位者一句「應處以最重之刑、槍斃可也」就能為所欲為的白色恐怖時代
台灣應該廢除死刑?
呂捷
反對
對於囚犯「有教化之可能」這件事,他也認同,但不意味著加害者就能接受較輕的刑法,每當法官判死時,判決書上都會有「其行為泯滅人性、令人髮指,求其生而不可得,需有永久與社會隔離之必要」這段話。
台灣應該廢除死刑?
呂捷
反對
廢死人士主張「死刑是不可回復的刑罰」,但除了死刑以外,囚犯被關的時間同樣不能回復,「所以也不要關嗎?」...。
若要「保台」就需「抗中」?
謝龍介
反對
世界上很少看到有執政者,不斷把國家推向戰火邊緣,在野黨卻拚命捍衛和平與自由發展,面對國際局勢動盪不安,唯有全國人民團結一致,才能度過危機,不能把中華民國的命運、把台灣的命運交給任何一個外國勢力。
若要「保台」就需「抗中」?
吳子嘉
反對
(國民黨執政時期)台灣都是對外完全一致,只有內政問題⋯「現在則是一個天大的謊言,民進黨用『抗中保台』這個名詞,來輕鬆、低成本的來贏得選舉之後,是不會珍惜的」。